朗朗清风白月光,翩翩惊鸿少年郎
年关将至,临渊城内自是张灯结彩,大街小巷之中,贩夫走卒来来往往,彩灯高照,满目流光溢彩,玉壶光转,一城鱼龙舞。
年轻人嘛,自然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,算得上是那批最爱凑热闹的人了。
岁末,平日里被书塾里一身儒衫、手提戒尺的刻板老先生管教得死死的那些个书生少爷们,也难得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可以恣意玩耍、尽情纵歌。
年轻、烂漫的少年郎哟,不用对着老先生那张肃穆死板的脸,肃穆死板地背书,对于他们来说,这种幸福,或许本身已经超过了过年的幸福。
不只是他们,平日里只能闷在自家庭院闺阁之中的少女们,也在这难得的日子里,约上三两闺中密友,换上些,或粉嫩娇羞,或红艳似火,或湛蓝娴静的广袖长裙,脸上适宜地扑上水粉、抹上胭脂。
她们都是天生的画师,个个都是此道高手。
热闹喧嚣之下自有宁静平和。
临渊一隅,清凉书斋。
平日里严厉、刻板的老先生将最后一位顽劣的学生“请”到门外,不耐烦地让他速速滚回家去。
噢,非也非也。
老先生可是有礼貌的读书人,怎么会是让他滚回去呢,断然不会这样。
那学生见到自己终于是摆脱了魔爪,自然开心不已,三步并作两步,赶紧离开书塾,跑回家去。
老先生见那学生仿若逃命一般跑走,先是吹胡子瞪眼,而后那满是褶皱的脸上竟是难得露出三分笑容,嘿,这孩子。
老先生摇了摇头,双手拉过两扇门板关上,正准备闩上。
咚咚咚——
忽地有人敲门。
这个时辰了,怎的还有人来?
老先生有些疑惑,又将门拉开了来。
门外白雪骤临,一道消瘦的身影立在那纷纷雪中。
那人身着青衫,头戴儒冠,观面温润如玉,剑眉上挑,眼含春水,灿烂地笑着,露出皓齿,比女子还要好看几分。
好一个俊朗的少年郎,仿若立于白雪之中的一株青莲。
见到老先生开了门,那少年笑得更加开心了,双眼更是眯成了一条缝。他一扫宽大的袖口,拱手弯腰朗声道:“学生李平,拜见先生。”
老先生将脸上的皱纹挤作了一团,露出了慈祥又亲切的笑容,赶忙双手托住李平,说道:“哈哈,不必多礼。”
少年心气,多少带着几分顽皮。
李平则是笑嘻嘻地说道:“先生,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这可是您教的,今日怎又教平‘不必多礼’?”
李平贫嘴,老先生也不恼,笑呵呵地回答道:“执其方,天下何有善教,通其变,无礼未尝不是有礼。”
李平听后,收敛了几分笑容,又是一拱手,恭敬地说道:“受教了。”
老先生却是开怀大笑,摆了摆手,说道:“哈哈哈,你我师生之间不必如此,你啊,书还是读得死了点,迂腐。门口风多,随我进堂一叙吧。”
老先生将李平带进了内堂,相对而坐。
小案几上,白瓷茶壶白瓷盏,袅袅茗香袅袅烟。
“李平,你不过四五岁便来老夫这清凉书斋念书,这已经是……这得有十来个年头了吧?”老先生品了品香茗,在冬日弥漫的雾气中眼神迷离,面露感慨与怀念。
李平同样也小品了一口香茗,回答道:“回先生,学生五岁便拜于先生门下,如今已有十一年了。”
“白驹过隙,白驹过隙啊,”老先生感慨道,“老夫这个教书匠教了几十年书,不乏那些个天才。但要说到天赋,老夫还是最钟意你小子啊,哈哈哈。”
李平顿时有些不好意思,红了红脸,用手摸了摸后脑勺,说道:“承蒙先生错爱了,平不过是读书勤了些罢了。”
听见这话,老先生指着李平笑骂道:“你啊你啊。”
茶过两盏,茗香满堂,师生寒暄。
李平放下了茶盏,想起正事儿,便敛去了几分笑意,正衣襟,直腰板,恭敬地说道:“先生,学生不才,侥幸得以中秀才。
家父也是十分欣喜,有意让我前往中州,去那长安参加春闱。但学生自知才疏学浅,能中秀才已是万幸,以现下的浅薄才学何以考取进士?
故而学生近日有些迷茫,还望先生指点迷津。”
老先生先是微笑不语,只是饮茶,李平也不敢追问,只得静静地坐着看老先生饮茶。
待到饮完了这盏茶后,老先生一手拢袖,一手提壶,缓缓将香茗倾注入茶盏之中,伴着泉水与茶叶与白瓷相碰的悦耳声音,缓缓说道:“你倒是过于谦虚了,以你现在的功底,考取进士当是轻而易举,在这一点上令尊急切了一点倒是无甚大碍。”
先生的意思,是想让我如父亲所想,此时前往中州参加春闱?
李平咀嚼着老先生的话,出于师生之礼,不敢立刻出言打断询问。
将茶盏斟至七分满,老先生又放下了茶壶,随意地扇了扇茶香,说道:“不过,若是说想要考取一甲乃至状元,你现在的确有所欠缺。
你小子啊,一辈子都呆在这小小的临渊城中,终究是少了些阅历。你又是个把书读得迂腐的,过于天真烂漫了。”言罢稍稍摇头。
“读书是一回事儿,治国则是另一回事儿了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一唐双剑请大家收藏:(m.xmitxt.com)一唐双剑虾米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